
SEO 的世界每天都在變化,演算法與規則總是不斷更新。但其實真正影響成效的,不是工具或技巧,
而是我們掉入了錯誤觀念的陷阱。本篇觀念部分參考了金·穆索斯在 CMI網站的分享,並整理出 6 個常見的 SEO 迷思,你可以做個自我檢視,看看中了幾個?
迷思一:整個網站的排名越高,就越好
很多人會以為:Google 排名看的是整個網站,但其實真正在排名的是單一頁面。那為什麼大家會誤會呢?
因為Google在決定一個頁面能不能衝上排名時,多少會參考這個網站的整體可信度。
再加上很多 SEO 工具在看關鍵字難易度時,會用『網站權重』這種指標,於是就讓人誤以為是『整個網站一起排名』。
不同的SEO工具對這個指標的稱呼也不太一樣:
-
Moz -『域名權威性(Domain Authority)』
-
Semrush -『權威分數(Authority Score)』
-
Ahrefs 和 Serpstat -『域名評分(Domain Rating)』
名稱雖然不同,但本質上都是用來幫助使用者評估:這個網站在某個關鍵字領域,競爭力大概落在哪裡。
總而言之,真正影響排名的,還是你的頁面內容品質、使用者體驗感,以及是不是個可信的連結。
迷思二:熱門關鍵字太難用,就放棄
熱門關鍵字就像在舞台正中央,擠滿知名大品牌,很難擠到前排。而在舞台邊邊的是-『長尾關鍵字』,
長尾關鍵字的流量雖然較少,但品質和轉換率可能會更高,因為受眾確實需要你銷售的產品。
也不用太擔心關鍵字的搜尋量,我們只需要吸引那些覺得你的服務、產品、資訊有用,且對你有興趣的人就可以了。
舉例:像是『最稀有的黑膠唱片是哪一款?』這個問題雖然冷門,但想找的人絕對有很高的意圖。
這類的詞才是品牌建立聲量的突破口。
迷思三:不考慮搜尋意圖,就可以優化頁面
SEO不是把字塞進去就好。訪客進來網站,是帶著目的和任務的:有人要找答案、有人想比價、有人只是要找品牌官網。
以下為常見的三種搜尋意圖:
-
Know 資訊型
目的是查資料、學習技能、找概念或答案。
舉例:搜尋『如何挑選黑膠唱片』、『保養黑膠唱片方法』的人,主要是想學習如何做這些事。 -
Do 商業/交易型
通常是因為想買、下載或使用某個產品以及服務。
舉例:搜尋『最便宜的黑膠唱片機』,就是已經想好他們要買哪個類型的產品了,
不過還在想要買哪一家的商品。 -
Go 導航/品牌型
會直接找品牌、公司或網站,不一定想看一般資訊。
舉例:如果搜尋了『台中黑膠唱片店』的人,目的是找到特定地方或品牌,最後直接去目的地。
如果沒對應好搜尋意圖,訪客就會立刻滑走,Google 也會察覺停留時間短,然後默默把你往後排。
所以,在寫每篇文章前,先問自己:讀者點進來是想得到什麼?
記得一個要點:滿足搜尋意圖的內容可以提高頁面互動度,延長停留時間,並帶來更高的轉換率。
迷思四:用 AI 寫內容,一定就會高排名
利用 AI 寫稿又快又方便,但要靠 AI 量產文章衝排名,是不會被搜尋引擎看好的。
Google很強調,頁面排名是靠 EEA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可信度)去排的。
EEAT 是 Google 評估內容品質的核心指標:
-
Experience(經驗):
內容是來自實際體驗或專業操作的嗎?
還得保持內容與搜尋意圖一致。 -
Expertise(專業):
作者對該主題,有沒有專業知識或資格?
例如:與有經驗的專家合作寫內容。 -
Authority(權威):
品牌或作者在該領域有公認的影響力嗎?
可以提供清楚的署名、資歷或證書。 -
Trustworthiness(可信度):
內容的資訊和來源,夠透明嗎?
鞏固可靠的資訊來源與合作夥伴關係。
只要記得,AI 是輔助工具,完善的EEAT 才是內容行銷成功的關鍵。
迷思五:不善用AI,也可以效果大增
很多人認為,只要丟給 AI 寫幾百篇文章,就能一鍵衝上 Google 排名。
另一邊有人則完全排斥 AI,覺得它產出的內容沒有靈魂、不專業。
其實,真正的關鍵在於:如何把 AI 用對地方。
如果善用AI,它可以幫你:
-
縮短思考時間,加快工作速度
-
一起發想點子,激發創意靈感
-
整理散亂資訊,形成完整資料
-
檢查文章內容,確保符合需求
不過要注意,AI的本質是拼接現有的資訊,缺乏新鮮觀點。
最後還是需要用人的專業知識去加料、驗證,才可能變成真正有價值的內容。
而 SEO 內容的核心原則也一樣:不是寫給搜尋引擎看,而是寫給人看。
如果文章裡只堆滿關鍵字,卻沒有好好回答讀者的問題,結果就是人會先離開,Google 也會拋棄你,
所以記住一個鐵則:SEO 要先服務人,再服務機器。這樣你才能又快又穩的把內容寫到讀者心裡去。
迷思六: SEO 做一次就能一勞永逸
SEO 不是一次性專案,而是一場持續的馬拉松。演算法天天在調整,搜尋頁面功能也不斷在新增或變化。
所以『做好一次 SEO 就能高枕無憂』這個想法是不可能的。我們應該要:
-
定期檢視排名
-
跟上搜尋的趨勢
-
關注競爭者的動態
-
演進自家服務或產品
數位內容永遠可以再優化、更貼近讀者需求。
舉例來說:Z 世代在找資訊時,不一定會打開 Google,而是直接去 TikTok、Threads、IG等平台,
所以如果可以,把社群當作搜尋引擎經營,打造短影音、圖文懶人包,這些都是能帶動你的 SEO 表現。
超越排名,才是真正的 SEO 價值
SEO 從來不只是把關鍵字塞進文章,也不是和演算法硬碰硬。
真正能走得長遠的品牌,都懂得:排名只是結果,價值才是原因。
當你的內容能夠回答讀者的疑問、解決他們的痛點、帶來信任感,演算法自然會把你推到更好的位置。
所以,與其追逐短暫的流量,不如先問自己——『這篇內容,能不能真的幫助到人?能不能讓人記得你』
掌握到要點後,就能慢慢建立一個讀者愛看、搜尋引擎也認可的品牌內容。
-
打造強大 SEO 內容的 3 大策略
是不是常常在想,明明內容寫了很多也夠豐富,為什麼搜尋排名卻上不去? 小編和行銷人員最大的挑戰之一,就是如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讓你的內容不只是被看見,還能真正打中受眾的...
-
小編必看:5W思維法,打造穩定創意流程
寫文案時迷路,可能不是因為缺靈感,而是沒有清楚的方向。本文將完整介紹5W思維法, 教你如何系統化整理想法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還會搭配真實案例示範,讓你看到每個技巧如何落地應用。...
-
靈感枯竭怎麼辦?5大創意策略,讓內容源源不絕!
市場競爭激烈,不缺內容,缺的是能打中人心的創意。要在眾聲喧嘩中讓品牌被記住,必須跳脫單一套路,建立多角度思考的能力。以下五個方法,能幫助你更快突破死角,把創意轉化成具體行動。 本...